王爵无细大,得请即为恩。君求户曹掾,贵以禄奉亲。
闻君得所请,感我欲沾巾。今人重轩冕,所重华与纷。
矜夸仕台阁,奔走无朝昏。君衣不盈箧,君食不满囷。
君言养既薄,何以荣我门。披诚再三请,天子怜俭贫。
词曹直文苑,捧诏荣且忻。归来高堂上,兄弟罗酒尊。
各称千万寿,共饮三四巡。我实知君者,千里能具陈。
感君求禄意,求禄殊众人。上以奉颜色,馀以及亲宾。
弃名不弃实,谋养不谋身。可怜白华士,永愿凌青云。
和乐天初授户曹喜而言志。唐代。元稹。 王爵无细大,得请即为恩。君求户曹掾,贵以禄奉亲。闻君得所请,感我欲沾巾。今人重轩冕,所重华与纷。矜夸仕台阁,奔走无朝昏。君衣不盈箧,君食不满囷。君言养既薄,何以荣我门。披诚再三请,天子怜俭贫。词曹直文苑,捧诏荣且忻。归来高堂上,兄弟罗酒尊。各称千万寿,共饮三四巡。我实知君者,千里能具陈。感君求禄意,求禄殊众人。上以奉颜色,馀以及亲宾。弃名不弃实,谋养不谋身。可怜白华士,永愿凌青云。
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 ...
元稹。 元稹(779年-831年,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唐洛阳人(今河南洛阳)。父元宽,母郑氏。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。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“新乐府”。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“元白”。
江上耆英七十春,文章愈老愈精神。乌衣世择芝兰茂,绛帐风流桃李新。
杖履优游偕玉姥,蓬莱仿佛现金身。灌花煮茗饶清兴,几见谈经偶欠伸。
寿王一如先生七十,即次其自寿诗韵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袁缉熙。 江上耆英七十春,文章愈老愈精神。乌衣世择芝兰茂,绛帐风流桃李新。杖履优游偕玉姥,蓬莱仿佛现金身。灌花煮茗饶清兴,几见谈经偶欠伸。
南墅十二诗 其十二 啸云台。元代。廖大圭。 高台直上接青云,一啸晴空十里闻。天上神仙平地有,群儿何事醉尘氛。
次陈一鹗韵。宋代。张九成。 大道若坦涂,践履何早晚。榛荆蔽不扫,日夜劳勤垦。圣门一以披,即日到堂阃。但办不已心,此道谁云远。譬如积水陂,万顷才一建。胡为不勇决,长年成连蹇。百事皆已余,一心正吾本。人欲如火聚,急避勿缱绻。超然领斯会,故乡今已返。嗟我困不学,终日徒衮衮。羡子有渊源,浚治令深稳。斯文付诸公,容我老息偃。
宿海口值雨。明代。钟芳。 隔溪燃竹似星繁,秋色萧森蜃气昏。孤舶暂纚蓬外雨,馀熏遥破陇头云。途穷岭表仍浮海,行遍天南尚有村。莫向波涛售涓滴,长揪终夜暗消魂。
荆宣王问群臣曰:“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,果诚何如?”群臣莫对。
江乙对曰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兽。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!子以我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我后,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?”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,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
虎求百兽。两汉。刘向。 荆宣王问群臣曰:“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,果诚何如?”群臣莫对。江乙对曰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狐曰:‘子无敢食我也!天帝使我长百兽。今子食我,是逆天帝命也!子以我为不信,吾为子先行,子随我后,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?”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,皆走。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今王之地五千里,带甲百万,而专属之于昭奚恤,故北方之畏奚恤也,其实畏王之甲兵也!犹百兽之畏虎也!”
自遣二首 其二。元代。杜仁杰。 畚筑家园手自操,虽无多景足偿劳。十年种竹翻嫌密,一日栽松恨不高。是处求田消二顷,尚谁有梦到三刀。得名身后良痴计,尽拟浮沈付浊醪。
大司成钟石先生枉顾不遇留诗壁上次韵。明代。林文俊。 一经幸际圣明时,宦辙东西任所之。潇散迹还兼吏隐,痴顽心祗似童儿。借来法帖临池习,乞得名花带雨移。地僻每迂高士驾,才疏敢和古人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