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不见愚公移山山不移,夸娥负山山不知。君不见钓鳌人归龙伯国,三山依然镇东极。
江流曲折吴越分,越山气接吴山云。吴山脉断凤凰去,玄洲鹤侣丹纷纷。
玄元之真人,挥手来玉京。蓁芜扫尽见真境,丹台紫殿何峥嵘。
鞭雷驱山走沧海,歘忽三山宛然在。俯看琪树玉柯明,不信人间岁华改。
洞山有洞何所之,天游万里那能期。无名仙老不可问,碧花瑶草草风吹。
我逢真人问真诀,笑指高堂□庄列。归来为赋洞山吟,他日披云卧松雪。
洞山吟。唐代。吾丘衍。 君不见愚公移山山不移,夸娥负山山不知。君不见钓鳌人归龙伯国,三山依然镇东极。江流曲折吴越分,越山气接吴山云。吴山脉断凤凰去,玄洲鹤侣丹纷纷。玄元之真人,挥手来玉京。蓁芜扫尽见真境,丹台紫殿何峥嵘。鞭雷驱山走沧海,歘忽三山宛然在。俯看琪树玉柯明,不信人间岁华改。洞山有洞何所之,天游万里那能期。无名仙老不可问,碧花瑶草草风吹。我逢真人问真诀,笑指高堂□庄列。归来为赋洞山吟,他日披云卧松雪。
吾丘衍(1272—1311)元代金石学家,印学奠基人。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。一作吾衍,清初避孔丘讳,作吾邱衍,字子行,号贞白,又号竹房、竹素,别署真白居士、布衣道士,世称贞白先生,秉性豪放,左目失明,右脚痞跛,行动仍频有风度。嗜古学,通经史百家言,工篆隶,谙音律,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。洽印不为成法的固,印文用玉箸篆,圆润秀劲,著有《周秦石刻释音》、《闲居录》、《竹素山房诗集》、《学古编》等。《学古编》成书于大德庚子(13OO)年,卷一为《三十五举》,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。次载《合用文籍品目》,尾系附录。 ...
吾丘衍。 吾丘衍(1272—1311)元代金石学家,印学奠基人。浙江开化县华埠镇孔埠人。一作吾衍,清初避孔丘讳,作吾邱衍,字子行,号贞白,又号竹房、竹素,别署真白居士、布衣道士,世称贞白先生,秉性豪放,左目失明,右脚痞跛,行动仍频有风度。嗜古学,通经史百家言,工篆隶,谙音律,书法以隶和小篆见长。洽印不为成法的固,印文用玉箸篆,圆润秀劲,著有《周秦石刻释音》、《闲居录》、《竹素山房诗集》、《学古编》等。《学古编》成书于大德庚子(13OO)年,卷一为《三十五举》,乃是我国最早研究印学理论的著述。次载《合用文籍品目》,尾系附录。
繁台春望。明代。李梦阳。 野旷孤烟静,高台独望时。地残隋氏苑,天阔禹王祠。晚日云争白,阴崖花自迟。目断南来雁,萧然故国思。
菩萨蛮·鸾啼似作留春语。宋代。晏几道。 鸾啼似作留春语,花飞斗学回风舞。红日又平西,画帘遮燕泥。烟光还自老,绿镜人空好。香在去年衣,鱼笺音信稀。
乙丑元日。明代。李孙宸。 归来岁籥已重移,林下春光又一时。地暖青阳司候早,天遥綵仗迓春迟。鬓丝不让江梅放,莺韵偏和野笛吹。敢向明时轻小草,祇怜衰病负恩私。
酬副使郑端公见寄。唐代。许浑。 一日高名遍九州,玄珠仍向道中求。郢中白雪惭新唱,涂上青山忆旧游。笙磬有文终易别,珠玑无价竟难酬。柳营迢递江风阔,夜夜孤吟月下楼。
题画美人 其一。明代。黎民表。 花落苔青永巷幽,罗衣一侍几经秋。长门纵有葳蕤锁,争奈閒情逐水流。
良月二十一日郡庠置酒炉亭劳余出山且取子美。宋代。陈著。 知心不用多,流俗未易一。相逢辄矛看,方信有胶漆。
和陈子思马上口占令益师携茶纸赴会之作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毕仲游。 几时曾买建溪芽,小箧深藏品必嘉。豫约今朝狂醉后,须烦同泛一瓯花。
和裴库部诸家雪 猎家。宋代。刘攽。 寒事轻杯酒,晨装急制衣。狐麋寻去迹,鹰隼竞横飞。沙路浓随马,风毛盛合围。兴酣生鼻火,狂发会忘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