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来展脚睡,悟理起题诗。诗中无别意,唯劝破贪痴。
贪瞋痴若尽,便是世尊儿。无烦问师匠,心王应自知。
诗偈 其二十二。唐代。庞蕴。 睡来展脚睡,悟理起题诗。诗中无别意,唯劝破贪痴。贪瞋痴若尽,便是世尊儿。无烦问师匠,心王应自知。
庞蕴(生卒不详) 字道玄,又称庞居士,唐衡阳郡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禅门居士,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“白衣居士第一人”,素有“东土维摩”之称。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,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。其传世的偈颂(迄今流传近200首)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,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,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。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,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,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,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。 ...
庞蕴。 庞蕴(生卒不详) 字道玄,又称庞居士,唐衡阳郡(今湖南省衡阳市)人。禅门居士,被誉称为达摩东来开立禅宗之后“白衣居士第一人”,素有“东土维摩”之称。有关他的公案时见于禅家开示拈提中,以作为行者悟道的重要参考。其传世的偈颂(迄今流传近200首)以模拟佛经偈语的风格,殷殷嘱咐学佛者修行的依归,在唐朝白话诗派中以其重于说理为一特点。至于他和女儿灵照游戏自在的情节,配合其诗偈中全家习禅的描述,不仅成为后代佛门居士向往的模范,也转而成为戏曲宝卷文学着墨的题材。
八月十四夜舟抵惠州登合江楼拜坡仙像作。清代。黄钊。 旧居合江楼,新居白鹤峰。首尾势相顾,蜿延如翔龙。双城断要脊,玉带桥联虹。新居旧有亭,肃公坐其中。乌云间红日,明月当清风。旧居近新焕,江楼复祠公。灵鳌夙奠极,磨蝎初移宫。我来值中秋,天水摇清空。公如照须眉,定为百坡翁。渔火见深夜,三五明星红。谯楼睡老卒,棋院醒青童。神仙自多情,应在丰湖东。
感旧纱帽 帽即故李侍郎所赠。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昔君乌纱帽,赠我白头翁。帽今在顶上,君已归泉中。物故犹堪用,人亡不可逢。岐山今夜月,坟树正秋风。
冬夜宿余正字静恭里闲居。唐代。喻凫。 每来多便宿,不负白云言。古木朔风动,寒城疏雪翻。微灯悬刻漏,旧梦返湘沅。先是琴边起,知为阁务繁。
吊热水吴节妇。明代。郑奎光。 予读柏舟诗,遥遥慕芳轨。两髦实我仪,靡他矢之死。不谓千馀年,闻风有麦氏。麦氏村家姑,羞与村姑伍。十六归延陵,茹荼不言苦。拟学双鸾飞,忽作孤鸾舞。一醮义不忘,妾命轻如土。母也不谅人,烦言益酸楚。母谓妾无儿,怀中抱孤女。母谓妾无田,衣食在机杼。妾心一片铁,不入红炉灭。妾心万钧石,不触洪波裂。发何剪兮元可截,妾心白兮不可涅。柴门寂寞草芊芊,冷落风霜六十年。六十年中无笑面,此日开颜见所天。潭流山下水悠悠,潭流山上多松楸。松楸不彫水不竭,清风万古留荒丘。吁嗟妇人谁似麦,心如冰兮肌如雪。至今热永村边水,流到墓前不敢热。
山亭宴 立秋。清代。顾太清。 井梧一叶银床早。碧云天、画楼秋到。竹外淡烟霏,障满地、斜阳最好。豆花凉蔓战西风,浑不似、春寒料峭。高树晚蝉呜,时诉出、凄凉调。荷花半倚闲池沼。想岩壑、桂花香渺。天意谢繁华,怕白露、暗催秋老。罗衾不奈乍凉宵,有花底、乱虫啼晓。清梦醒来时,一点残灯袅。
和僧诜见怀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郭祥正。 城角蓬茅三亩居,空堂唯有一床书。感师相遇怜清淡,若比陶潜尚不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