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把孤阴为有阳,独修一物转羸尪。劳形按引皆非道,鍊气餐霞总是狂。
毕世谩求铅汞伏,何时得见虎龙降。劝君穷取生身处,返本还元是药王。
七言四韵十六首 其九。唐代。张伯端。 莫把孤阴为有阳,独修一物转羸尪。劳形按引皆非道,鍊气餐霞总是狂。毕世谩求铅汞伏,何时得见虎龙降。劝君穷取生身处,返本还元是药王。
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 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,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。 ...
张伯端。 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 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,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。
月宫仙子和韵。明代。庄昶。 山河影子无还有,玉兔嫦娥幻与真。我欲虚空都打碎,老夫拄杖捷如神。
送吴叔扬通判代州。宋代。孔武仲。 雁门襟喉地,北瞰单于城。汉骑罢深入,塞垣春草生。题舆当远去,磴道历峥嵘。载路壶浆馈,出郭幡旗迎。公堂足奉养,美酹与犀兵。漏刻闲愈永,衣裘寒更轻。五台聚仙圣,事迹从所钦。新篇时冥邈,万怪登幽情。政成早归来,银章对承明。未遂游边志,羡君为此行。
自花埭至羚羊峡 其二。清代。谢兰生。 鸣艚驾巨浪,早岁气如虹。吴楚燕齐境,风霜雨雪中。潮流几回转,岚翠半空濛。息影无长策,飘飘又短篷。
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五。明代。王廷陈。 霄汉长怀侣,江湖已卜居。山人惟白鹿,学士自银鱼。名致诸公早,书开万卷馀。汉臣谁得似,词赋有相如。
送子倅宜春。宋代。李曾伯。 爱子喜能仕,恋亲犹欲留。肯堂斯室就,不稼曷禾收。持此一廉往,绰然千里游。彼邦存学记,熟复勿贻羞。
过袁惟学南园集饮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何景明。 独坐春林暮,飞花送酒杯。亭阴连水曲,山照落城隈。万竹当阶倚,千峰绕户回。高人读书处,莫厌我频来。
邻相反行。唐代。薛逢。 东家有儿年十五,只向田园独辛苦。夜开沟水绕稻田,晓叱耕牛垦塉土。西家有儿才弱龄,仪容清峭云鹤形。涉书猎史无早暮,坐期朱紫如拾青。东家西家两相诮,西儿笑东东又笑。西云养志与荣名,彼此相非不同调。东家自云虽苦辛,躬耕早暮及所亲。男舂女爨二十载,堂上未为衰老人。朝机暮织还充体,馀者到兄还及弟。春秋伏腊长在家,不许妻奴暂违礼。尔今二十方读书,十年取第三十馀。往来途路长离别,几人便得升公车。纵令得官身须老,衔恤终天向谁道?百年骨肉归下泉,万里枌榆长秋草。我今躬耕奉所天,耘锄刈获当少年。面上笑添今日喜,肩头薪续厨中烟。纵使此身头雪白,又有儿孙还稼穑。家藏一卷古孝经,世世相传皆得力。为报西家知不知,何须谩笑东家儿。生前不得供甘滑,殁后扬名徒尔为。